【談股市】升息的利空鈍化,八月份空窗期的期待

 


週五道瓊指數上漲315.5點,漲幅0.97%,收在32845.13點,那指上漲228.09點,漲幅1.88%,收在12390.69點,費半上漲22.63點,漲幅0.77%,收在2967.14點。

來談談美國三大指數的技術線型,各位也可以回顧我在七月十六日分享的文章所講的內容,目前道瓊指數已突破第一個最大的缺口壓力,這種壓力是實質的套牢壓力,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在年線之前毫無這種實質的缺口壓力,因此要往上挑戰年線是很容易的事情,各位在做股票不要動不動就自以為可以達成動能交易的成就,就去追突破,各位對於突破的了解要改觀,一般用技術分析追高的半仙,都會跟你講突破的就可以追,沒突破不能做多,但我要跟你們講的事情是,突破是一種結果,突破這件好康的事情是給低檔布局的人享受的成果,而不是給空手的人去追的,有一句話說,強摘的果實不甜,你不付出時間去等待股價表態,硬要等表態才去追,你很容易在上漲過程中被淘汰,更弱的人就會套在最高點。

回過頭來,美國道瓊指數目前正在挑戰半年線,很多線仙就會跟你說等站上年線才是多頭才能做多,那我請問一下破線的時候巴菲特跟木頭姊一直撿低點是在撿身體健康的嗎?這時候就會有人又虧說他們本多忠勝,可以一直往下攤,常常聽到這種話我是聽到笑噴,誰說錢多才能左側交易分批建倉,現在台股也開放盤中零股交易,所以不同的投資成本是可以同比例方式左側交易的,這種簡單的數學邏輯如果都不懂,那我才真的不曉得那些嘴巴每天說別人本多忠勝的人,到底在股市玩什麼身體健康的。

再來是,均線只能代表市場的心裡面,並不是實質的資金籌碼呈現,美國道瓊指數現在年線在最上方,只是代表這投資人作多的信心度不足,不是代表美國股市空頭,是投資人的情緒自己在崩潰,不然我說真的,很多公司財報表現優於預期是誰造成的,阿不就是市場投資人都自己在那看到破線就幻想股市還要再大跌一大段,進而給予很多公司過於悲觀的預期,結果好公司還是有能力可以繳出漂亮的成績,導致像亞馬遜跟蘋果昨天強勢的上漲拉抬表現。

不僅道瓊指數要挑戰半年線,連那指以及費半也是要挑戰半年線,越靠近長均線的壓力,我一再強調這種時候絕對都不是進場的時機點,股市永遠都是在漲漲跌跌的過程中緩步向上,這點在近兩個月以來的道瓊指數說明了一切,我也說過,接下來的股市就是會沿著反彈時可能會回檔破底的恐慌慢慢漲上去,也就是說每次反彈,散戶就會質疑會不會不是回升甚至在大跌破底,遲遲不敢進場買股票,這個邏輯用近期的量縮價漲的量價關係就能說明一切,很多人看到量縮就開始哀哀叫,沒有量就沒有價,這只是反彈,因此散戶就很喜歡在指數落底時放空。



談完了美股再來看台股的部分,台股大盤指數本週收在萬五的門檻,座落在月季線之間,台股往往都會落後於美股,因此台股要能站上季線是遲早的事情,同樣地,我還是再次強調做多絕對不是站上什麼均線才能做多,前幾個禮拜台積電還在四百塊的位置,一堆人之前台積電五百多塊的時候講說跌到四百才要進場,結果現在是嚷嚷的說要跌到三百才要進場,簡直搞笑,台積點本週收在509塊,我想近期要能再回到450以下的機會會越來越少了,因為月季線即將要黃金交叉,在法說會及國安基金護盤的條件背景之下,你還在幻想台股大盤要能再大跌我也是醉了。

從大盤的籌碼來看,融資餘額為1908億元,融券餘額為588333張,持續保持資減券增的狀態,融券餘額屢創新高,這就是我前一段講的,散戶已經傻到不知道怎麼分辨台北股市只是反彈還是實質的回升了,所以每漲必空,是目前很多散戶再作的事情。期貨的部分,可以看到外資持續增加多單口數,確認是偏多操作,這就是底部的現象,大戶在做多,散戶在放空。



接下來的八月份,沒有聯準會升息決議,要到九月份才會公布下一次的升息結果,因此下個月只剩下CPI指數要公布,這個是整個市場都在注意的指標,但各位可以去觀察現在原物料的行情,黃豆、小米、小麥、原油等等都在回檔,這也說明為何七月份美國就是打預防針說七月份CPI指數已經是過去式的說法了,因為可以預見八月份的CPI指數會比七月份來的低,所以八月份的美股道瓊指數能不能直接去挑戰年線壓力,給了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整個八月份空窗期,會有一個自嗨的趴踢time,然而我還是要提醒,上漲是給你賣股票的時機,絕對不是追股票的時機,如果你在道瓊指數年線的位置加持股票,九月分如果升息不如預期,保證你又套在高點哀哀叫了。

最後談談美國晶片補助法案的事情,其實這法案通過的話,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在短期間是一個共襄盛舉的事情,但如果長時間下來,對於台灣的半導體是不力的,因為美國推動這個法案主要是要保護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假設英特爾製造晶片的成本是一百塊,政府補助五十塊,那麼英特爾的毛利率就會大增,為了跟台積電搶市佔率,我想,正常的企業通常就會使出削價競爭的手段,假如台灣政府沒有大力支持台積電,那麼長時間下來,台積電先進製程龍頭的保衛就容易動搖,注意我講的是長時間,不是馬上實現,所以這都是要持續去觀察的,對有些客戶來講,他們所需要的先進製程晶片,可能不需要台積電這麼高品質的產品,就會轉往相對便宜的產品,因此英特爾若使出削價競爭的手段就要開始密切注意台積電跟英特爾之間的市占率競爭狀況,但短期間晶片補助法案可以幫助費半拉抬,同樣的對台股大盤也是有助於連動拉漲,投資人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等到大盤站上年線還是快要挑戰新高的時候又在追高,否則晶片補助法案時間一拉長後,剛好在大盤創新高的位置開始發酵時,你又要套牢在最高點了,買低賣高絕對是邏輯上正確的操作方式,誰跟你說追高殺低績效比買低賣高好的,你可以去試試看,一年追高殺低,一年買低賣高,就知道真正的贏家是哪一個了,不要整天就在那一兩個月就執著你的投資報酬率,難道你在股市指生存那短短幾個月嗎?你要規劃的是長遠的投資計畫,買低賣高絕對是利用長時間來獲得高報酬的,絕對不要像一般散戶整天嫌棄績優股很牛漲很慢,你不懂得等待,每次都大賺大賠的過生活,得過且過,這樣有什麼意義,而且短線的操作讓你不敢重壓,不敢重壓的話即使報酬率在高也沒有用,相對地對於價投的人懂得公司的價值,就容易感分批佈局把重倉建起來,即使投資報酬率比飆股還低,實質的獲利都比短線客還來的強並且穩定,只是說需要時間去等待,但,用時間累積低風險低報酬不就等於低風險高報酬了嗎?所以你為何要去承擔高風險進行短線交易呢?如果你連這簡單的邏輯都想不通,很容易就會被這市場淘汰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