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市】2025年Unity第三季財報概況
一、前言
又來到一季一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了,還記得前一季度,市場都在唱衰Unity第二季度財報表現喜憂參半,當天股價暴跌10%,更好笑的事情是,還有投機客呼天搶地的說我分析的不好,說什麼他看過很多轉型失敗的企業,我也不知道這些人在崩潰什麼,看到股價下跌就情緒失控憤而賣出,然後再來對我說教,這就是韭菜最經典的尿性,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而我在上一季度的專文中,也特別把Unity的亮點給點出來,營業淨現金同比增長50%,還創歷史新高,也推算Vector 明年的環比增長表現,結果這一季的Vector已經環比增長到22%了,出乎意料的好。
我還是再次強調,Unity是非常有價值的企業,因為他是遊戲產業中,遊戲開發引擎企業的龍頭,尤其手機遊戲市場份額高達70%,所有熱門遊戲皆是使用Unity 所製作的,有很多投資人不知道龍頭有什麼用,你做投資就是要選龍頭股,投資股票不是只有在看股價這個數據而已,你要了解的是這家企業能不能永續經營、持續賺錢,那你投資進去的錢才會滾更多的錢出來,所以對於Unity這種Saas企業,他就會有很多玩家數據,可以提供給遊戲開發者進行數據分析,將自己的產品利益最佳化,如何放廣告、開發什麼類型的遊戲、玩家意見的反饋等等,這對遊戲開發者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資訊,是能幫遊戲開發者賺錢的,即然遊戲開發者賺錢,那就會更願意付費使用Unity的產品,那Unity適必就越賺錢,這就是龍頭的優勢,我就問,你使用Godot或其他名不見經傳的遊戲開發引擎做遊戲,想知道玩家到底想要什麼,想要知道廣告位怎麼擺放,結果這些引擎什麼情報資料都沒有,跟一個有豐富玩家數據資料的Unity 比起來,你會用哪一家的遊戲開發引擎?你不要跟我說你做遊戲沒有要為了賺錢,那是你自己的問題,絕大多數遊戲開發者絕對都是想賺錢的,誰會無聊在哪佛心花時間跟金錢做不賺錢的遊戲?別再妄想什麼Godot會打敗Unity這種癡心妄想的蠢事,Godot這種小布拉基的遊戲開發引擎,根本連Unity的毛都摸不到,這無關有沒有開源,這是一個有完整生態系跟沒有完整生態系的差距,拿Godot跟Unity比較根本是天大的笑話,既然如此,那就更遑論Unity會被收購或倒閉的天馬行空幻想。
兩年前AI問世,就一堆人哇哇叫著說Unity要被AI取代了,我那時就講說,根本不會被取代,Unity的產品是遊戲開發引擎,這是工具,是工具就必須要有使用者,不可能使用者去取代工具,就好像廚師不可能取代廚具一樣,AI並不是工具,AI的地位等同於使用者,所以AI根本不可能完全替代Unity 或其他任何遊戲開發引擎,這是根本邏輯上的差異,所以兩年前我聽到一堆散戶擔憂AI會取代Unity,我差點沒把整個胃酸吐出來,怎麼會講出這種顛倒邏輯的言論。
所以各位你們再看到任何AI可以做出遊戲時,別再以為會撼動Unity 的市場份額。
AI會取代的是人類,而不是工具,尤其是從事例行性工作的人類,如果是在遊戲引擎上,那就是可以代替人類完成8成以上傳統型工作,比如程式編碼、遊戲場景素材等等,這種類型的工作常常是佔據遊戲開發者大量的時間,遊戲開發者時常花時間在糾錯,但遊戲開發者最重要的工作卻是在創新這件事,因此Matthew 才強調,「創新時間」在開發遊戲中會越來越被重視,這就是為什麼Unity一直強調AI是幫助Unity成長的,並不會被AI取代。
因此AI不僅不會取代Unity ,還加深Unity 的護城河,從今年起Unity就宣布Vector問世,這是基於AI的一個廣告模型,而且還是高模組化的模型,也就是說他不會因為某一個模組出了問題,導致整個系統停滯,Unity可以暫停某個模組的運作,暫時以舊版模組讓整體Vector持續運作,直到新模組更新後上線,整個過程都不會讓Vector 停止運作,以利保持高品質廣告系統營運,讓客戶感受絕佳的安全性。Vector所帶來的成長性在第二季已經明顯呈現出來,第三季更上一層樓,這就是AI對Unity有幫助的最佳典範。
整段前言,我把一堆散戶常常做夢幻想的問題給澄清清楚,接下就看第三季度Unity 財報表現,以及分享我對這次電話會議的看法,我先講個結論,之前我講第二季已經進入Unity基本面的轉折點,現在我怎會跟各位說,第三季則是百分之百肯定了「New Unity 」的新時代即將來臨了!為期兩年的轉型計畫,絕對不會辜負各位作為長期投資人的眾望!
二、2025年第三季財務表現
這個章節首先帶大家來看三大財報表,並接續分享對於電話會議內容的看法,這次電話會議內容相關資訊滿豐富的,也透露了很多Unity明年業績爆發的利多。
資產負債表:
損益表:
從這次的損益表中,可以明顯看到第三季的營業費用有飆高,所以投資人就要有警覺,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因為AI技術的開發,導致研發成本提高嗎?
另外從營業費用中的銷管費用,沒有顯著的提升,所以這個項目就不用太擔心。
在上面資產負債表我有提到,研發費用會提升,主要原因就是提前認列weta工具價值的減損,這部分約3900萬美元,所以如果不計算這筆虧損的話,其實研發費用也才2.05億美元,比上個季度還要少,因此稅後淨利實際上是虧損-0.87億美元,EPS就大約是-0.21元,比第二季EPS-0.26還要收斂。
這一季給予的第四季指引營收是4.8億美元,如果第四季的營收表現與第三季相當,那EPS大概也在-0.2元上下跑不掉,所以要能轉虧為盈,第四季營收至少要達到5.6億美元,會比較有把握。
那我這邊就來算一下有沒有可能。
這一季的create營收為1.52億美元,同比增長3%,上個季度則是同比增長2%,若撇除非戰略營收,第三季同比增長13%,第二季增長16%,所以看起來戰略營收大概就是落在14%上下,整體create營收同比增長約2-3%,但指引卻給予高位數同比增長,也就是說戰略營收的成長率有飆升的現象,Matthew提到有三大原因-訂閱價格漲價帶來的效應、中國市場崛起、廣泛性業務成長,因此若第四季Create營收同比增長9%,大約就是1.51億美元。
第三季Grow營收為3.18億美元,環比成長11%,同比不重要了,畢竟去年又沒有Vector,第三季Vector環比增長多少,電話會議並沒有透漏,但其實手動算一下就知道了,第二季若單純論Vector是環比增長16%,第二季Grow營收為2.87億美元,當時電話會議講說Grow有一半是由Vector所驅動,所以另一半1.435億美元是由非Vector所推動。
回到第三季電話會議中講的,Grow的業務增長主要由Vector貢獻,所以第二季Vector營收為1.435億美元,第三季則是3.18億美元扣除掉非Vector貢獻的1.435億美元,也就是第三季Vector營收為1.745億美元,因此環比增長為22.22%,比第二季度的環比增長16%還高。由此可知假如明年廣告系統全由Vector所驅動,那環比增長會讓Grow帶來跳躍式的增長。
接著計算第四季的Grow營收,保守估計Vector營收環比增速保持22%,那就是1.745*1.22+1.435=3.56億美元,再加上剛剛估算的第四季Create營收1.51億美元,第四季總營收估計為5.07億美元,離5.06億美元,說實話第四季要能轉虧為盈是很有難度的,除非業外收入能夠在像第一季一樣有額外的5000萬美元收入,才有機會。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就僅關注營業淨現金的表現即可,第三季度再度創歷史新高,這就沒什麼好說的,同樣是持續關注第四季是否持續同比增長即可!
電話會議看法分享:
這次電話會議,出現了四種產品消息,分別是XR、支付系統、Audience Hub、Unity studio。
其中XR跟支付系統我在YouTube 影片都有分享過,我大概說明一下XR現況,目前兩大市場是Meta與vision pro,Meta是最大宗,至於第三個XR系統,市場認為會崛起的就是Android XR,以後XR系統就是三國鼎立的時代,Android 也會很快就跟上,在10月份,Samsung 就推出以Android XR系統營運的XR設備—Samsung XR,其中最大量使用Unity 的App就是Google maps,這是Google 與Unity 合作打造的沉浸式3D影像地圖。
這三種XR系統,都有Unity 的份額,而且Unity 也是最大的,因此投資人要看這一塊的關鍵指標,就是看XR眼鏡跟頭盔有多熱銷,Unity 的受益跟成長就越快速,這是Unity 極具未來成長潛力之一!
但前個月Meta釋出自己的原生開發引擎Horizon,很多人就會擔憂地以為這會衝擊到Unity 在Meta XR的市場份額,這個我也是簡單的問一個問題,你身為一個遊戲開發者,你是要選擇只能在META 上架的Horizon 開發引擎,還是可以上架Meta、vision Pro 、Android的Unity 引擎?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都很明白,Meta 的Horizon 根本不會衝擊到Unity 。
接著是第三方支付系統,這是一個創新的合作項目,也就是遊戲引擎企業與第三方支付系統企業的合作,也是產業中唯獨的創新合作,這個創舉是起因於Apple封閉的支付生態系的解放,一般遊戲創作者要在自己的遊戲建立商店,就要被收取高額的三成費用,遊戲創作者在上架遊戲平台也已經被抽費用,要賣遊戲產品還要被Apple再抽成三成,這是壓低遊戲創作者毛利中的傷害之一。然而因為EPIC與Apple之間的鬥爭,把移動設備的支付系統這個封閉的產業打開了非常大的後門,讓更多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可以參與移動設備這個廣大的資金市場。
這次華爾街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第三方支付系統收取的費用會不會跟Apple差不了太多,Matthew 則回覆說大約僅2.9%的費用而已,這是遊戲創作者要負擔的一點點小成本,這時市場就會質疑這樣Unity 要賺什麼,Matthew 有透漏說,當然就是跟支付系統企業收取合作的費用,而且Unity 也不會只與Stripe 合作,在支付系統企業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名是PayPal ,第二名就是Stripe ,後面還有Square 、Shopify 、Amazon pay,以及一大堆小型的支付系統企業,我在之前的影片有講過,其他的支付系統企業看到Unity 與Stripe搶先合作攻佔移動設備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大餅,一定也會跟上,結果這次電話會議Matthew 就透漏新加坡的Coda也與Unity 合作了,甚至Unity也跟其他多家支付系統企業正在洽談合作,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麼嗎?意味著Unity 可以跟這些支付系統企業收取更多長期穩定的合約費用,簡直是多增加了一道全新的護城河,你不要以為還有其他競爭對手可能衝擊Unity,Unreal 跟Godot 對於第三方支付系統這個大餅根本毫無任何作為、毫無任何反應,所以Unity 將成為移動設備支付系統市場的龍頭。
基於上述XR跟支付系統的業務的兩大大利多,我也在10/24一次加碼了比原來投資Unity 多一半的資金進去,平均成本均價從32元拉高到33.6元,本來這筆資金是要投資亞馬遜的,但因為現在美股市場充滿夢幻泡泡,投資高淨值比的亞馬遜反而不是正確的選擇,投資低基期且低淨值比的Unity 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接著是Audience hub,這個部分主要是應用在非遊戲廣告領域,非遊戲廣告領域就很需要個人行為數據,這種就很容易產生隱私權問題,所以Unity 找Optable 合作,利用一種遮蔽的方式,來擷取個人行為數據,這樣就不會有隱私權洩漏的問題,再加上跟第三方大數據企業合作,將Unity的原生玩家數據匹配第三方數據,也就是說,玩家在玩遊戲的時候,有大機會購買品牌企業的產品,比如希望打籃球遊戲的玩家,就會受到籃球鞋或相關籃球產品的廣告,大幅增加運動品牌產品的銷售量。
這次華爾街也接續問,有沒有機會走進電商領域,因為上述講的非遊戲領域廣告模式,是可以增加品牌產品的販售機會,既然如此,那倒不如Unity 開創一個品牌銷售平台,供遊戲玩家在遊戲中直接購買相關產品,不用再另外開啟瀏覽器或登入其他會員平台進行消費,越是方便的採購模式,越容易讓人進行消費,這就是人性,像是亞馬遜的電商服務,就是加入了生鮮產品網購服務,讓消費者下訂後迅速的到貨,大幅改變傳統批次性購物的習慣,因為通常實體消費就還要有花費車程、車油、停車費、過路費等等的隱形成本,亞馬遜打破這種傳統消費模式,今年亞馬遜的生鮮產品在電商的銷售量非常亮眼。
不過Matthew 針對電商服務這一塊,是保守的說,會考慮,但不是現在立刻馬上做。
這就是我很欣賞Matthew 的地方,不會立刻滿足投行機構會跟市場的胃口,管好自己企業營運的方向,一步一腳印往前走就對了。這次的會議中Matthew 有提到Unity 的現金越來越豐厚,但不會像前任CEO那樣隨意併購其他企業,不過如果有那種機不可失的好機會,他一定會把握,所以有些投資人怕Unity 重蹈覆轍,那你也可以放一百個心,這個CEO不僅穩,也沉,這是帶領Unity 向前衝最重要的心態,很多中小企業開始起飛時,就像馬斯克那樣逞口舌之快,我非常反對投資有這種CEO的企業,因為很容易讓長年養成的企業在一夕之間毀於一旦,投資人不應該冒這個險,所以CEO的個性跟觀念思維,投資人也要慎選,而不是只想貪於CEO能夠處處符合市場的味蕾,越是急躁的企業,絕對離失敗的距離越近。
最後是Unity Stidio,這個產品Matthew 並沒有直接點名,但他一直以民主化AI生成式工具一詞來替代,Unity Stidio目前也還在測試階段,預計年底才正式推出,所以應該會在明年召開年度財報電話會議才會公開說明,這個工具就是讓一般不是軟體專業的人,也能藉由拖拉、節點式視覺腳本,而且還不需要安裝任何軟體,直接在瀏覽器就能運行,讓一般人也能享受製作3D互動的遊戲或相關的APP,這就是Matthew 貫徹Unity 創辦人的精神—「讓每個人都能享受製作遊戲的樂趣」。
三、結論
大家其實都在關心第四季是否會轉虧為盈,本來我在第二季有估算過,但是第三季電話會議中,Jarrod提到說在成本費用的部分,有已知費用項目,包括舉辦全球開發者大會 Unite,以及 Create 訂單超預期,導致年底銷售團隊加速獎金等等,光是開發者大會就大概會燒掉數千萬美元,所以我得不好意思的說,第四季要能轉虧為盈,至少營收要達到5.6億美元才有機會,但是這難度實在太高了。因此到時候第四季實際財報出來後,要反推算回去,扣除掉已知費用的話,就能知道實際上是否轉虧為盈,並且同時得知明年第一季的成長性,另外也能知道Unity是否有把控好成本,賺錢能力的話單純看營業淨現金是否持續成長就好。
投資Unity一路走來,看著他慢慢的爬起來過程中,因為前任CEO錯誤決策,又重重跌下去,原因就是因為急躁,想要符合市場跟華爾街的胃口,誇海口給過高的指引,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年的Unity給予的指引相對保守,我在去年的文章一再強調,優秀的企業都不會誇海口,去年重生的Unity反而給我更大的信心,讓我更明確我這筆投資在未來絕對會有不錯的報酬率表現,我想這是今年最後一篇Unity的財報文章分享,接下來就等明年揭曉2024年全年度的財報表現了,我想,不管是從鴻海投資戰役跟著我過來的粉絲,還是從頭到尾跟著我一路投資Unity的粉絲,該賺的都有賺,那是你們應得的,我打從心底給予祝福,這兩場長期甚至是終身的投資戰役,都還沒結束,直到企業垮台以前,都還沒結束,你只要還活著,這兩場投資就會繼續下去,我眼裡看到的是遙遠的未來,充滿機器人世界的未來,以及帶著眼鏡隔空手足舞蹈的社會,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你再回頭看看你投資鴻海跟Unity的自己,絕對會感謝自己,原來在這麼低點就開始投資這麼優質的企業了,我把這篇的結尾,就送給未來的各位,有機會回來這裡留言給今天的自己說聲謝謝!
聲明提醒,本文為個人持股紀錄分享,無任何買賣推薦,請投資人自行評估投資風險,自負盈虧。






非常感謝K佬用心的文章,從 18 一路抱到現在一股不賣,你的分析很大幅度強化了我持股信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