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市】十二月份檢視持股鴻海現況
一、前言
十一月法說會加上十月漂亮的營收表現,但是因為政治因素,導致短線客跟法人在這個月裡,殺進又殺出,股價持續處於淨值之下以及三年線之下,十一月至現在以來,鴻海整個營運基本上都有很好的進展,不僅成功發射低軌道衛星,結果還能聽到訊息回傳;鴻華先進掛牌上市;電動車開始量產,訂單超過9100輛;工業富聯與AI伺服器需求的800G高速switch進入導入階段,明年開始量產;砸新台幣6.28億元,取得美國新創電動車廠 Indigo特別股,持股比例為4.78%;鴻海在印度的子公司斥資新台幣499.63億元,於當地以自地委建廠房,以擴增智能手機產能;增資 FII USA金額 3.03 億美元 (約新台幣 95 億元),用以擴充集團在美國的伺服器等雲端網路產品的產能;榮獲 IR Magazine 兩項大獎;鴻海高雄軟體研發正式正式揭牌啟用。
鴻海法說會中也強調,以鴻海全球擴產計畫來看,美州方面,美國聚焦雲端網路產品,墨西哥則擴大電動車零組件產能;亞州來看,印度消費智能產品持續擴產、越南增加電腦終端產品為主,中國在既有資通訊業務上擴增新業務。
電動車有個好消息是預計明年一月開始交車,到六月完成所有交車,我之前一直講,鴻海當初在2019年要是不再轉型,就會淪落為景氣循環產業,因為手機跟電腦都已經是次世代的電子產品,就會一直處於鴻海這種上半年很慘淡下半年旺季的現象,但是只要能夠生出第二成長曲線,上半年慘淡的現象就會慢慢變成強勁,所以明年有機會因為電動車上半年的營收,扎扎實實的為鴻海貢獻更多的營收,然後扎扎實實的看到每個月營收公布都給你來個年增Surprice。
每次營收要公布前,常常都會有一種很可笑的現象,就是大家都會猜測預測,不論是法人還是網路平台上的韭菜跟達人,紛紛搶著要預測,然後比誰最準,然後等到公司營收公布後,就在那邊有沒有超出預期或低於預期,然後就自我幻想股價會上漲還下跌。這些都是一堆沒有邏輯的垃圾分析,說穿了現實就是如此,不然我試問一下,營收超出預期難道代表公司淨值會跟股價一樣狂飆?營收低於預期就代表公司賺錢能力不夠?完全沒有邏輯。
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跟查理蒙格對於美國當初規定每季度要公布財報這件事情很反感,因為那個只是為了給華爾街那些投行機構炒股的一種手段罷了,一間公司能不能成長,跟短時間的營收獲利表現根本不成正比,重點是公司有沒有護城河,是否能穩定獲利,有沒有創新的發展,以及領導者有沒有野心,不然,你一個季度或一個月公司的營收獲利爆增,能代表公司馬上飛天嗎?根本不可能。
所以各位在看待營收時,你只要知道,你所投資的企業,就是賺大錢了,你所投資的資產就成長了,這樣就好,剩下的就是看公司有沒有在穩定發展,這才是「投資的本質」,切記,來到股市,不要被市場那些邪門歪道牽著鼻子走,你一定要回歸到「投資的本質」,才能像查理蒙格過上幸福又富裕的人生,並且完整整個人生,最後順利閉幕。
接著,我們就繼續來看一下鴻海十一月的營收表現吧!本文僅針對鴻海(電動車整合概念)進行一個分析與個人投資紀錄,不代表任何買賣推薦,請自行參考。
二、十一月營收表現
因為已經來到十一月了,這個月的文章,就可以預先知道十二月營收大概範圍如何,各位如果想要自己先了解公司的營收預估,勢必是要這種大股本且營收穩定的公司,你不要拿成長型或者根本沒在賺錢的公司自己在那邊瞎預估,像鴻海這種績優股公司之所以可以預估,是因為他穩定,公司不會隨便營收忽大忽小的,如此一來,投資這種企業你就更能安心入睡。但預估營收不是要你去判斷股價短期間會不會上漲或下跌,不要做這種預判股價短線漲跌的蠢事,我再講一次,判斷股價短期漲跌是蠢事!
首先看一下營收報告的最後一段展望,預期第四季的實際表現可望優於原先「顯著成長」的預期,這擺明的就是跟你說整個第四季的營收表現是強勁成長,那麼就有機會達到5%至10%成長裕度。
再來看累計至這個月的營收表現,可以看到目前營收已經來到5.699兆元了,去年全年度營收總共賺6.6兆元,如果要與去年經濟暢旺的狀況持平的話,意味著今年12月營收,要達到9千億元,到底有沒有可能,我們就來估算看看吧!
首先,去年第四季營收為1.9633兆元,今年第四季營收累計13912億,也就是說12月營收只要有5718億,那第四季營收就會和去年持平。
但營收報告中展望是講季對季強勁成長,今年第三季法說會對於第四季的年對年表現是略為衰退,那就不能牴觸這個公司預期,因此12月營收再怎麼樣也不會高於5718億元了,那麼全年度營收大概最多就是6.27兆元,預期全年度營收年減約5%,因此也符合公司對全年度展望略為衰退的說法,但也是歷史第二高的營收表現。
再來,預估一下12月營收的表現,去年12月份營收6293.4億元,剛剛算今年12月最高不超過5718億元,那麼就會是月減12%,年減9.1%。
最後算一下有沒有呼應營收報告中的第四季強勁成長表現,第三季營收為1.54兆元,剛剛估算第四季營收為1.96兆元,月增約27%,超過10%,如公司展望所說的強勁成長。
寫到這裡,還是要提醒,自行估算營收表現,只是要知道公司有沒有如期在賺錢而已,跟公司股價反不反應完全無關,你只要知道公司有如預期在賺錢,那麼淨值就會如預期成長,這才是基本面分析,才是你做價值投資的本質!
三、籌碼表現
按照慣例,籌碼表現就是要跟你們分析短線操作有多麼愚蠢,我們接下來就來看一下短線客的笑話,價值投資不僅要往正向看,你也要像查理蒙格講的一樣,要懂得逆向思考,不要在那邊自以為短線可以爆賺,你只要知道短線操作就是讓你人生跌落谷底的條件之一,你為何要選擇做傻事?查理蒙格說過,若要過上悲慘人生,吸毒、妒忌、怨恨絕對上你生不如死,投機就是賭博,賭博就跟吸毒沒兩樣,讓你死得更快而已,如果你想過上幸福人生,很簡單,這三件事情不要做就可以幸福了。
接著來看過去一個月內,那些外資在買那些在賣,小摩買賣超共22511張,大摩買賣超共-20855張,港商麥格理買賣超共-24422張,可以看到港商麥格理交易並不太頻繁,所以他的買賣超動向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不要看到他在11/29-12/1連續大賣三天,就在那邊幻想什麼一定是知道散戶不知道的事情,投資人在做投資一定要有憑有據,不要整天腦補。所以撇除掉刷存在感的港商麥格哩,就可以看到大小摩在對坐,這就是外資群互相廝殺的現象,你身為散戶,就做好你的價值投資,買到鴻海股票就像是買了競技場的觀眾席一樣,你就做好在你的位置上,這是你屁股的責任,不要以為你的屁股很厲害,還吃瀉藥要去競技場擂台跟外資拚生死,你不要以為你有多厲害可以修理外資修理主力,有時候散戶就是自不量力,才會被割韭菜。從11/23開始小摩就使出了每天小買,大摩則是小賣來應對,所以可以看到鴻海股價就進入了階段性盤整,然後你也不要自以為是地去判斷明日漲跌,股價不是你判斷什麼就會明天怎麼走,但是在股市裏頭,投資的本質是天經地義的存在,本來股市就是拿來做投資的,但是就是有很多的賭徒把股市當賭場,什麼動能交易、博弈、當沖、波段,這些通通都是投機客所為,而投資的本質是要看公司的資產有沒有在成長,這麼簡單的事情,就被這些腦袋不清楚的投機客搞得很混亂,所以股價就會產生波動,一堆人都在博弈的賭場,你怎麼能有把握地為明天的漲跌做判斷,所以很多人的技術分析就是垃圾分析,你如果真的想要做技術分析,那就要基於基本面,你如果不懂基本面分析,那就不要自以為自己的技術分析是對的。
目前三年線在106.89元,會隨著時間慢慢地拉高,我講過,三年線常常與淨值相當,甚至高於淨值,所以身為長期價值投資者來講,如果真的要看技術分析,三年線是你最好的基準點,你不要沒事在股價離三年線很高的時候傻逼傻逼得追進去,就不會被套牢,很多投資人在做投資都沒有找到股市中的那把標準尺,你連標準都不知道在哪裡,那我也不知道你在投資什麼鬼,這也代表你在日常生活也都沒有原則,通常這種人在社會上的表現,邏輯都非常恐龍,你不要以為你走在路上,路過的那些人每個人的腦袋思維都很正常,其實大多數邏輯都有問題,因為不讀書的人非常多,因此不要沒事看著一群人做什麼你就去從眾,很多人淺意識都會認為,越多人在做的事情就是沒問題的事情,笑死人,我講難聽點,越多人在做的事情就越有問題,一堆人道德修養智慧都不太足夠,當這些人聚集起來時,就會產生所謂的魯拉帕魯薩效應,也就是一堆不好的因素疊加在一起,會產生倍數等級的災害,你如果要在人群中生存下去,勢必要反其道而行。
不然你有看到人人都是巴菲特嗎?我倒是看到人人是少年股神,講個笑話,「動能交易」,怎麼?聽到這四個字笑不出來?券商跟政府可是笑呵呵的呢!
再次聲明,本文為個人持股紀錄分享,無任何買賣推薦,請投資人自行評估投資風險,自負盈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