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市】道瓊指數進入月季線區間盤整,淺談資金輪動思維

 



在12月的第一篇文章,有提點美國道瓊指數已經高檔背離,並且也都有強調不要在指數站上所有均線之時,隨便追漲加碼持股比例,因為只要進入良性的修正,你很容易套在高檔個股的高點位置。下圖可以觀察到,道瓊指數位置處於月季線之間,月線是下彎的,會有短期的套牢壓力,但季線是上揚的,有多方市場的支撐,因此道瓊指數已經進入月季線區間盤整,待月季線收斂後會開始表態,這個盤整區間,會有很多非常複雜的資訊流竄,都不需要去為了那些亂七八糟的消息,嚇得自己魂飛魄散,你應該要檢視你的持股有沒有問題即可,高檔出大量的個股要處理掉,低檔有價值的個股,若再破底,那就是天賜良機,除了加碼沒有其他的選擇。



美國股市因為道瓊指數需要修正,就不會單純只是在修正道瓊指數而已,比較倒楣的就是科技指數的那指以及費城半導體指數,費半有比較好一點,因為至少有測過年線壓力,但是那指至今仍未測試年線壓力,由此可知科技類股的基期相當低。


很多投資人看到跌就會信心全失,這種看跌說跌的人通常都會是被市場淘汰的輸家,真正的贏家就會講別人恐懼我貪婪,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不敗的原因,對於我們這種一般散戶其實都能成為巴菲特,就端看你的操作行為是不是跟巴菲特看齊,也就是長期持有的意思。

巴菲特其實沒有什麼很厲害的追高炫技,也不會去給什麼樣的操作起個炫砲的名稱,他就很單純的信任一間公司,並且趁大家恐懼時,股價跌到爛時,就進場撿便宜,這就是投資非常正確的邏輯,投資人很有趣,買電腦買冰箱買洗衣機買熱水器,都知道要貨比三家,都知道要等百貨周年慶,這些行為都是有意識的,並且等待便宜的時刻買進,可是一到股市,這些知道撿便宜的人就變笨了,不懂得等待便宜價格,看到漲就追漲,這個就是塔雷伯在黑天鵝書中提到的,「領域謬誤」,你在原本的領域裡明明知道要做什麼,但是同樣的邏輯搬到了另外一個領域另外一個環境,就會變得跟菜鳥一樣,簡單的舉例就是高中生在模擬考的時候很強,但是一到正式的大考環境下,同樣的題目竟然還會寫錯,這就是人類有趣的特性。


近一個月以來,我講台積電不要用追的,等他回測下方缺口時在來撿,一定比較便宜,我講裕隆上週反彈不要隨便亂追,不然這週你會變韭菜,我講太陽能不要被政府的大利多消息給蠱惑去追漲,上述有哪一檔沒有回檔的,我的邏輯思維講得一清二楚,因為高檔股在大盤不穩的時候就會被修理,主力大戶會跑掉,韭菜會接刀,你幹嘛跟著韭菜一起追進去,然後套牢了才在參加像友達那種臉書群組抗議公司不護盤之類的,這些人說穿了就是不努力不用功才會套牢,股市中爾虞我詐這種簡單的邏輯都不懂,套牢繳一下學費就是剛好,人是在錯誤中學習的,你如果都賠錢了還不知道錯在哪也不肯努力學,那就會成為這市場待宰的肥羊,竟然做錯了就要虛心學習。

上述的幾檔個股就是經典的高基期個股,大利多消息出大量,收長上影線,就代表主力趁拉高的時候倒貨,如果你在底部已經持有的人,趁這種時候就可以跟著主力倒貨給韭菜,這樣你就很容易了解怎麼當主力了,不要常常用韭菜的思維看股市,你會一直是輸家,如果你是一直以主力的角度來看這個戰場,那就會成為贏家,因為你已經知道如何知彼知己,所以可以百戰不殆!

那什麼叫做低檔?就比如我手頭上的鴻海,就會是低檔個股,以基本面來看就是淨值比趨近於1,以技術面來看就是月KD相當低,以產業面來看就是供需循環的底部,這樣簡單的邏輯你就可以去挑選低檔績優股,然後細心的研究公司基本面,並在人人恐慌之時分批布局,以分批佈局來代替一次性重壓,不要同一天就歐印,這樣你的成本是無法跟著現況移動的,這就是主力在布局的操作,所以對於什麼追高要一次性重壓才能爆賺的傳說,我是一笑置之,投資講求的是按部就班,一次性重壓說穿了就是賭博而已,如果你一直都認為股市就是賭場,那你就直接去真正的賭場不就好了不是嗎?有時候很多投資人就是巨嬰,但這樣才能造就贏家,對於我們長線投資人來講,這些短線客就是我們的養分,你不想成為別人的養分,就要好好地看懂我這篇在講什麼,我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要表達,高檔個股會被主力倒貨,低檔個股會偷偷吃貨。

什麼叫做低檔吃貨,就是主力會在股價很便宜的時候分批佈局,主力資金很龐大,所以會有明顯的成交量出現,比如鴻海,在這個月100塊的位置成交量較大,這不是什麼散戶接刀,這是主力才有這種財力去吃的貨,所以現在鴻海是低基期個股,但今年最高點在110塊以上的時候是高基期,那時候也有很大的成交量,處於高基期狀態,那就是不能去追,所以我才講說不要隨便看到量價配合就追股票,很多追漲的技術分析都叫你可以在量價配合的時候去追,簡直是害死人,各位一定要重新定義量價配合的意義跟目的是什麼,量價配合是主力創造出來的,主力創造出來不是讓韭菜爽的,是要給自己爽的,因為主力低檔布局很久了,好不容易等到公司利多將要爆發,當然就會趁機炒一波,所以量價配合是給低檔布局投資人的bonus,等利多消息一出,主力就會在漲多的時候用力倒貨給散戶接刀,這樣你就懂你在看市面上或仿間書籍那些講短線操作技術分析,其實是在害你的偽知識。

不然我試問一下,股神巴菲特會跟你講短線操作嗎?


這樣一來你就懂高基期跟低基期個股的定義後,你就會間接明白這市場的資金其實都是在輪動的,這就像是大自然的定律一樣,高溫的溫度會往低溫跑,壓力會從高壓往低壓流動,所以我為什麼會講全世界的資金這兩年來是從虛擬貨幣炒完後跑去炒原物料期貨,你去看原物料期貨現在有哪一個不是持續在破底的?因為已經炒完了,這些資金在今年下半年就跑去炒美元指數,但第四季美元指數也炒完了,美元指數現階段就是高基期的投資市場,所以資金會輪動到低基期的投資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講資金會回流股市跟台幣的原因,因為現階段的股市跟台幣是屬於低基期的投資市場,你只要懂了這很簡單的邏輯,你就知道你一直在那看一堆經濟數據,然後學得又四不像,只是徒勞一場罷了,你應該要懂得是最基本的市場架構跟邏輯之後,你才會知道要抓那些經濟數據,比如我就直接抓美元指數來看,其他什麼CPI,什麼就業指數,都是配角罷了,既然是配角就影響不了戲劇的演出,那你為何還要去研究配角是什麼呢?總經不過就是投資市場的配菜罷了。

今年冬天很冷,楓葉也紅了,文章開頭送給各位我週末拍攝的楓葉,不久楓葉就枯萎了,但明年楓葉又會紅了,這就是大自然的循環,同樣地經濟也是在循環,供需也在循環,你都知道天氣不會熱一輩子或冷一輩子,那為什麼領域一變換到經濟市場,你就變笨了?




本文為個人投資心得分享,無任何買賣推薦,投資者請自行評估投資風險,自負盈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