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5的文章

【談股市】台積電2025年第三季法說會逐字稿中文版

圖片
  Jeff Su,台積電投資者關係總監: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台積電2025年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我是台積電投資者關係總監Jeff Su,今天的主持人。本次會議將通過公司網站www.tsmc.com進行現場音頻直播,您也可以在網站上下載財報資料。如果您通過電話會議參加,您的線路將處於僅聽模式。今天的會議形式如下: 首先,台積電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黃仁昭先生將總結第三季的營運情況,並提供第四季的展望。隨後,黃仁昭先生與台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博士將共同分享公司的關鍵訊息。之後,我們將開放問答環節。 一如既往,我提醒大家,今天的討論可能包含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存在重大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有顯著差異。請參閱我們新聞稿中的安全港聲明。 現在我將把會議交給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先生,由他介紹營運總結和本季指引。 黃仁昭,台積電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大家下午好,感謝您參加今天的會議。我的報告將從2025年第三季的財務亮點開始,隨後提供第四季的指引。 第三季營收以新台幣計增長6%,主要得益於我們領先的製程技術需求強勁。以美元計,營收較前季增長10.1%,達到331億美元,略高於第三季指引。毛利率較前季提高0.9個百分點,達到59.5%,主要由於成本改善努力和更高的產能利用率,部分被不利的外匯匯率和海外晶圓廠的稀釋效應抵銷。因此,營運利潤率較前季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50.6%。總體而言,第三季每股盈餘年增39%,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37.8%。 按技術分類的營收: 三奈米製程技術貢獻了第三季晶圓營收的23%,而五奈米和七奈米分別佔37%和14%。先進技術(定義為七奈米及以下)佔晶圓營收的74%。 按平台分類的營收: 高效能運算(HPC)較前季持平,佔第三季營收57%。智能手機增長19%,佔30%。物聯網(IoT)增長20%,佔5%。汽車增長18%,佔5%。消費電子(TCE)下降20%,佔1%。 資產負債表: 第三季末,現金及有價證券餘額為新台幣2.8兆元(約900億美元)。負債方面,流動負債較前季減少新台幣1010億元,主要由於應計負債及其他項目減少,因我們支付了2025年暫繳稅款。 財務比率: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增加2天至25天。庫存周轉天數因N3和N5出貨強勁而減少2天至74天。 現金流與資本支出: 第三季我們從營運活動中產生約新台幣4270億...

【談股市】十月份檢視持股鴻海現況

圖片
  一、前言 10/6新聞報導AMD宣布與ChatGPT開發商OpenAI達成人工智慧晶片長期供應協議,有望每年帶進數百億美元收入,OpenAI承諾購買數百億美元的AMD即將推出的MI450系列晶片,並建置一座1 GW設施,同時被允許以每股1美分的價格,收購AMD最多10%股份,晚上AMD大漲33%,帶動費半指數急遽攀升再創歷史新高,台積電也因此跟著創新高,散戶歡樂的不得了,覺得後面還有很多可以賺,市場更把這一合作頌歌為AI永動機,讓散戶對於之前市場說AI是泡沫的疑慮,完全被洗腦不是泡沫,主導市場的這些投行機構真是厲害,在此之前先洗腦散戶AI是泡沫,讓散戶不敢進場,投行機構自己先佈局好佈滿,我們從加權指數的外資買賣超可以看到,外資從4/23開始一路買,持股比例當時也只有42.95%,現在達到47.8%,過往最多達到45%就差不多面臨大修正,但現在為什麼超過這個門檻,主要原因就是散戶一直不敢追高進場從外資手中買走股票,市場沒有讓散戶覺得現在進場鐵定大賺的消息,但在NVDA創造的AI生態圈中,AMD一直加入不了NVDA的生態圈俱樂部,股價遲遲無法創新高,業績也表現普通,結果終於藉由Open AI的邀請,終於得到跟著NVDA一起飛的入場券,這一消息讓華爾街那些投行機構終於找到可以炒作的話題了,不僅稱AMD的加入形成了「AI永動機」,還給這場投資合作交易起了個神乎其技的名稱「投資閉環」,讓散戶覺得「現在不進場,何時才要進場」的天大錯覺。 AI這個產業沒有泡沫,真的要有泡沫也是中國人型機器人有泡沫,因為中國企業基本上沒有原生AI大語言模型,他們只能用美國企業開發出來的AI大語言模型,然後套用在機器人設備上,目前的AI還沒有對物理世界的認知,輝達也只是在去年提出了物理AI的概念,但實際上還沒真正的如實應用,所以你看到中國辦許多機器人運動大賽,就可以看到大部分機器人表現的都是失誤的行為,這就是泡沫,這些都是失敗的產品,會為中國人型機器人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但是對於美國企業的AI大語言模型或套用在工業用的機器人手臂,並不是泡沫,而是實際在應用,並且實際的幫助企業加速科技製造與降低成本。 另外在股市,因為AI產業的話題,加權指數目前淨值比已經高達三倍,也就是說未來如果要是修正了,當修正回兩倍時,跌幅會高達33%以上,以往是跌個兩成多就差不多回到淨值比兩倍,在技術面上就是差不多...

移動遊戲廣告新局:Unity 的技術崛起與市場轉型

圖片
  在快速變化的移動遊戲產業中,用戶獲取(UA)廣告預算的配置與成長趨勢,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不僅反映了技術革新的影響,也凸顯了企業對效率與規模的追求。根據最新分析,年度 UA 預算已突破 30 億美元,其中移動遊戲部分約佔 3 億美元,涵蓋移動廣告網絡、社交媒體及搜尋引擎推廣,尤其在超休閒與休閒遊戲領域表現突出。這些資金主要流向北美市場,特別是美國與加拿大,佔比約 60% 至 70%,得益於與美國總部發行商的緊密合作。相較之下,整體全渠道廣告中,美國市場佔比高達 80%,顯示遊戲廣告在區域配置上更具針對性。 回顧過去一年的成長軌跡,移動廣告支出展現穩定上升態勢。2024 年大部分時間增長率維持在 15% 至 19% 的高段,年底更逼近 19% 至 19.5%,甚至某個月衝上 20%。進入 2025 年,9 月的增長率約為 16%,在 13% 至 19% 間波動,反映市場的動態調整。在預算分配上,應用內廣告佔據主導地位,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資金投入其中,而聚焦應用內購買(IAP)的預算增長速度較快,比例正逐步擴大。這種轉變與蘋果的廣告追蹤透明度(ATT)政策密切相關,該政策限制了廣告標識符(IDFA)的使用,使精準鎖定高消費用戶變得更具挑戰,促使廣告策略轉向更廣泛的用戶群變現。去年廣告增長超越應用內購買,但今年購買部分的回升顯示市場正尋求平衡。 在廣告渠道的競爭中,各大平台的表現與分佈揭示了產業格局的變遷。Google AdMob 佔據約 33% 的市場份額,增長率為 4%;Facebook 移動廣告網絡佔 12%,增長 3%;AppLovin 以 38% 的份額領先,增長率達 21%,雖較早些時候略有放緩;Unity 則以 26% 的份額和 26% 的增長率迅速崛起,成為焦點。這些數據雖需進一步核實,但已勾勒出市場動向:廣告預算正從傳統巨頭 Meta 與 Google 流向更具創新力的 AppLovin 與 Unity,後者在搶佔增量市場的同時,也在彼此間爭奪份額。 Unity 的成長潛力尤其引人矚目,其表現不僅體現在數字上的飛躍,更在於技術與策略的深層突破。從季度數據來看,Unity 的增長軌跡令人振奮:第一季增長率為 16% 至 17%,第二季從 15% 攀升至 19%,第三季從 22% 加速至 26%,預計第四季將維持 25% 至 30% 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