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談股市】台積電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逐字稿中文版

圖片
  台積電2025年第二季財報會議轉錄稿 企業參與者 Jeff Su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投資者關係主任 Wendell Huang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C.C. Wei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電話會議參與者 Gokul Hariharan 摩根大通 - 分析師 Charlie Chan 摩根士丹利 - 分析師 Bruce Lu 高盛 - 分析師 Brett Simpson Arete Research - 分析師 Arthur Lai 麥格理 - 分析師 Sunny Lin 瑞銀 - 分析師 Laura Chen 花旗 - 分析師 Brad Lin 美國銀行 - 分析師 Mehdi Hosseini SIG - 分析師 Felix Pan 凱基證券 - 分析師 簡報 Jeff Su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投資者關係主任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台積電2025年第二季財報電話會議。我是台積電投資者關係主任Jeff Su,也是今天的主持人。今天的事件將通過台積電網站www.tsmc.com進行現場網絡直播,您也可以在那裡下載財報資料。如果您通過電話會議參與,您的撥入線路處於僅聽模式。今天活動的流程如下:首先,台積電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黃文德先生將總結我們2025年第二季的運營情況,隨後提供2025年第三季的指導方針。之後,黃先生和台積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魏哲家博士將共同介紹公司的關鍵信息。然後我們將開放現場和電話線進行問答環節。像往常一樣,我想提醒大家,今天的討論可能包含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存在重大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中的內容有重大差異。請參閱我們新聞稿中的安全港聲明。現在,我將把麥克風交給台積電財務長黃文德先生,進行運營總結和本季指導方針。 Wendell Huang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 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 謝謝,Jeff。大家下午好。感謝大家今天參加會議。我的簡報將從2025年第二季的財務亮點開始,之後我將提供2025年第三季的指導方針。第二季收入按新台幣計算環比增長11.3%,因為我們的業務受到業界領先的3奈米和5奈米技術的強勁需求支持,部分被不利的匯率抵消。以美元計算,收入環比增長17.8%,達到301億美元,超出我們第二...

【談股市】台積電2025年第二季法說會看法

圖片
  分享一下昨天7/17台積電第二季法說會內容,來探討台積電的未來潛力及該產業趨勢,含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全球擴張、AI生態角色以及應對挑戰的策略,最後談他長期投資價值。在開始之前,還是聲明一下我並無持有台積電,但我投資鴻海,其他領域與台積電重疊,因此身為鴻海投資人也都應該關注台積電對市場、對科技發展的看法,我會建議投資人也要密切關注法說會內容,至於財報數據,就不用太深入瞭解,除非你有投資台積電。 那首先來談談台積電的製程技術發展,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技術的持續領先是其核心競爭力。會議中強調的2奈米(N2、N2P、A16)與A14技術,展現了台積電在高效能、低功耗運算技術在產業的領先地位。隨著AI應用從雲端延伸至邊緣設備與新興領域,如人形機器人,市場對晶片的性能與能效要求日益嚴苛。台積電的2奈米家族相較前代技術提供10-20%的功耗改善與顯著的晶片密度提升,特別是A16的超級電源軌(SPR)設計,專為HPC與AI優化,預計2026年量產後將成為資料中心晶片的核心選擇。 A14技術則進一步鞏固台積電在2028年後的技術領先地位。這些技術進展不僅回應了當前AI模型訓練與推理的計算需求,也為未來生成式AI、自主系統等前沿應用預留了成長空間。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台積電的技術藍圖確保其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至少延續至下一個十年,成為AI時代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柱。投資人都不應該因為短期事件而動搖投資的心態。 接著是談全球佈局,台積電的全球製造布局策略展現了其對地緣政治與客戶需求的敏銳應對能力。美國亞利桑那的giga-cluster計畫,計畫投資1650億美元建設六座先進晶圓廠與兩座封裝廠,預計承載30%的2奈米及以上產能。這不僅滿足美國客戶對本地化供應鏈的迫切需求,也強化了台積電在全球AI與HPC市場的戰略地位。 日本熊本與德國德勒斯登的特殊技術工廠則針對CMOS感測器與汽車應用,顯示台積電在成熟製程的差異化策略,避免了業界普遍的產能過剩問題。台灣作為技術與產能核心,計畫新增11座晶圓廠與4座先進封裝設施,確保台積電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靈活性與穩定性。這種多區域布局不僅分散了一堆人顧慮的地緣政治風險,也為客戶提供了客製化的解決方案,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IC產業「信任夥伴」的地位。對投資人而言,這種全球化策略不僅提升台積電的市場覆蓋率,也確保其在不同經濟周期與政策環境下的韌性。 A...

【談股市】七月份檢視持股鴻海現況

圖片
  一、前言 六月份鴻海比較沒有什麼特別重大的事情,但鴻海官方YouTube 頻道有秀出「創世紀專案」的影片,我就在前言談一下這個專案在幹嘛好了。 其實創世紀專案,是基於鴻海原來從2019年開始推動3+3轉型的立基之上,也就是三大新興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與三項新關鍵技術(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而這個計畫則晉升到以「3+3+3=∞」為核心理念,多了另外三個,也就是新增了三大智能平台作為實現路徑。這三大智能平台具體為:智慧製造平台(以AI Factory為核心)、智慧電動車平台(以MIH平台為基礎)與智慧城市平台(聚焦城市管理與永續應用)。 結合這三大新興產業(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與三項關鍵技術(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並透過與NVIDIA等全球頂尖企業的合作,鴻海期望能打造一個跨領域的智慧生態系統。 在這3+3+3中,把人工智慧拉到最頂端作為領導技術,透過人工智慧與先進技術重新塑造製造業,並將鴻海從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轉型為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與智慧城市的全面解決方案提供者,從代工製造企業轉變為全方位的科技企業。 而專案的靈感是源於2023年底,劉揚偉與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HHTD23會議上的一次對話,黃仁勳手繪的一張圖勾勒出「AI工廠」(AI Factory)的願景,啟發鴻海將AI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進而催生了「創世紀專案」。 所以「創世紀專案」的核心就是在於,建立一個以AI為驅動的智慧製造平台,稱為AI Factory,這個平台整合了數位孿生(Digital Twin)、NVIDIA Omniverse模擬技術與鴻海自主研發的FoxBrain大型語言模型,旨在優化全球製造流程並提升效率。 AI Factory不僅是一個技術平台,更是一個重新定義製造業未來的框架。鴻海利用NVIDIA的技術堆疊,特別是Omniverse的模擬能力,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數百萬次工廠流程模擬,從而精準調整生產線佈局、物流路徑與設備配置。 對於這個技術平台,不是要完全取代人力,而是希望利用生成式AI處理前端80%的重複性或標準化工作,人類技術人員則負責在後段20%的複雜任務中,這樣的方式不僅大幅縮短時間,也大幅降低成本,因此專案強調的是「賦能」員工,而非完全取代人力,讓技術人員專注於高價值的創新工作。 智慧製造平台的概念再延伸...

【談股市】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訪談Unity執行長Matt Bromberg(中譯化)

圖片
  主持人:歡迎收看《遊戲理論:玩法如何改變一切》,這是由Lightseed和Goldman與Mckenzie合作推出的全新視頻播客系列。我們將與遊戲和互動媒體領域的頂尖高管對談,探討定義這個我們熱愛的行業的公司、塑造這些公司的偉大領袖,以及玩法如何在幾十年來改變消費者行為和技術創新。我是共同主持人Moritz Bay Lens。Tom Faker:我是共同主持人Tom Faker。今天我們的嘉賓是Unity的首席執行官Matt Bramberg。你好,感謝你參加我們的節目。我得問你,有沒有人試圖勸你不要接受這份工作? Matt Bramberg: 沒有,沒有人試圖勸我放棄。或許是因為他們了解我。我認為能在Unity工作是一種榮幸。領導的機會本身就是一種榮幸。Unity在遊戲世界中是一家重要的公司,遊戲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生態系統對我也很重要。Unity有數千名員工,他們對我來說也很重要。能被委託領導這個團隊,並希望推動Unity的項目前進,對我來說是一種榮幸。 主持人:你談了很多關於選擇有影響力的挑戰和產生影響。接管Unity如何融入你這個更大的信念? Matt Bramberg: 我發現我能產生影響的地方,是在需要並渴望改變的環境中。我早期的職業生涯在大公司和初創公司之間來回跳轉,在這兩種環境中我都感到挫敗。因為初創公司缺乏規模,大公司則行動緩慢,沒有人想做什麼,也沒有人願意認真審視問題,缺乏緊迫感。介於兩者之間的,是那些有規模但需要改變的優秀公司。你不需要花時間爭論緊迫感或改變的重要性,大家都接受這一點,然後我們就能開始工作。我愛這樣的環境,因為你能產生影響。對我來說,影響不僅僅是對業務本身,更重要的是對與你互動的人的影響,他們需要幫助來療癒、成長,讓他們的業務恢復增長,讓他們的生活重新充滿快樂和健康。這對我來說非常激動人心,對員工和他們的家庭也有巨大的連鎖效應。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如何在世界上創造意義,甚至一度幾乎半退休,但我意識到,沒有其他方式能以這種規模產生影響,影響數千人以及他們的親朋好友。 主持人:這種連鎖效應確實很大。你提到創造世界的公司,Unity幫助他人構建世界,這似乎與你思考如何為他人創造世界的理念很契合。你看到這種類比嗎? Matt Bramberg: 這是我人生的一個主要信條,我也試圖與Unity的同事分享:控制自己的命運非常重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