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市】地表最強晶片GB200的造物者-鴻海
今天來分享一下過往我整理的資訊消化過後的內容,我通常會習慣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去陳述,除了可以讓未來的我更快速的回顧我當下的思維,既然要分享給大家,也是要能讓大家都能看得懂。在去年鴻海科技日,鴻海就有展示AI伺服器以及一些散熱設備,其中液冷散熱設備令我驚艷,我去年還分享說他們使用的清澈液體並非自來水,是一種含氟液體,這種液體並不會使設備機台損壞,所以就可以把整台設備機台直接浸漬在這種液體,以達到比氣冷式散熱設備更高的散熱效果。當時我一再強調,一堆人在炒作散熱股時,一定要記住鴻海才是散熱龍頭股。
也許我當下也沒問得太徹底,沒想到後來新聞報出來這個技術後,竟然是拿來散熱AI伺服器的,AI伺服器是算力很大的資訊設備,那麼勢必就會產生很大了熱量,所以液冷設備就至關重要,而鴻海是從GPU模組一路到整機機櫃甚至到後續的問題解決方案服務都包辦的唯一企業。
講到問題解決方案服務,就來說說這個液冷設備以往會有什麼問題,那就是漏水,所謂液冷就把會發燙的設備浸泡在溫度低的液體中,當液體溫度因為設備的關係而提高時,就得讓溫度高的異體流動到另外一個儲存空間,並藉由冷凝設備進行降溫,經過降溫後的液體再回流到會發燙的設備,這樣一來一回的狀態,就能夠達到溫度控制的目的,所以這些液體基本上是流動的,既然是流動的液體,那勢必就需要管線跟接頭,又因為管線跟接頭之間的間隙是異質接觸,所以密封性跟抗疲勞抗老化性就很重要,否則像長期與氟化物接觸的狀態下,很容易就出現老化劣質問題發生,進而導致漏水。
而今年鴻海科技日就特別展示了自製的液冷接頭這個關鍵零組件,在七月份的時候媒體就很愛報導GB200有什麼設計問題恐導致出貨延宕,結果十月份被鴻海直接在鴻海科技日展示硬品來實實在在地打臉,我這樣講好了,所謂的新聞媒體或者投行機構,他們在訪問企業時,過程中也許會詢問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的挑戰,通常企業一定都是很樂意回覆,但不管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這些人帶著資訊回去後,就會被內部的長官或者寫手給斷章取義,因為這些所謂的新聞媒體或者投行機構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吸睛,而不是追求真相,他們又不是名偵探柯南,你試想看看,如果報導鴻海遭遇什麼問題但已經解決了,這種很正面的事情,通常不會有人想看,人類通常都是對於災情災害等不好的壞事訊息特別敏感,這是人類的天性,所以這些媒體就會偏向只報導問題,就算早就已經解決了,他們就用「恐」、「傳」等模糊字眼呼攏帶過,以避開法律責任,企業通常也告不了,只好用澄清的方式說明,而且得罪媒體跟投行機構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有時候要擴張事業版圖仍需要這些媒體業者。這就是我常講的,你如果無法分辨新聞媒體或法人機構的資訊真偽,那乾脆都不要看,你只要看公司發出來的資訊就好,比如像法說會、財報以及各種企業舉辦的相關活動等,你只要相信公司講的話就好。
鴻海在10月初的鴻海科技日先前說明會,特別講說GB200將於11月量產,12月出貨,整個打臉投行機構想看鴻海延遲出貨的笑話,在第二季法說會還有人硬是要問GB200延遲出貨的問題,我也不知道他們是沒睡飽還是沒吃飽,在法說會就已經強調沒有延遲出貨問題,還硬要問延遲出貨會不會導致獲利縮水的事發生,邏輯腦袋不清不楚。
再來講一下AI伺服器的需求為什麼這麼大,很多散戶甚至市場有一部分的人會質疑AI實質的需求在哪,認為AI是泡沫,更可笑的是,有很多散戶自己沒有在使用AI,就會以為全天下都跟他一樣沒有在用AI,就在那看衰AI,說AI跟以前的網路泡沫是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散戶絕大多數都是賺不到錢的,就是因為眼界小,又自以為是,以為自己那從學校畢業後就沒在閱讀的腦袋,能夠知曉全世界一樣,查理蒙格講過,越是聰明的人通常都會覺得自己懂得越少,他身旁有有這樣的人,像機器人一樣的每天都在看書,他在講的就是他的好朋友巴菲特,相反地,越是無知的人越覺得自己超級無敵聰明。
回頭來講,所謂的AI需求,通常就是從企業開始,尤其是越龐大的企業,需求越大,比如工業程序、產線管理、資通訊作業、大數據等等,這些都需要龐大的算力支援,因此AI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AI伺服器的需求量就非常大,所以你不要以為AI就是那個可以讓你免費使用ChatGPT這麼簡單耶,公開讓每個人免費使用ChatGPT是要昭告天下,AI的時代來臨了,懂嗎?
而目前主要在建置數據中心的企業,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企業,有微軟、亞馬遜、META、蘋果、谷歌、IBM、英特爾等等,而數據中心就需要很多台AI伺服器來獲得更多的算力資源,講到AI伺服器,就來幫各位科普一下地表最強的晶片GB200。
GB200是輝達一種超級計算晶片,是由兩顆B200加上一個輝達自製的CPU-Grace所組合而成的,所以GB200的G,就是指Grace CPU。一顆GB200就要價約225萬元,而現在可以量產的AI伺服器,有基於GB200建置的伺服器有兩種版本-GB200 NVL36及GB200 NVL72,分別要價600萬元及一億元,現在下訂單最多的就是微軟,總共下訂1000多台GB200 NVL72及400多台GB200 NVL36,再來是亞馬遜,下訂300多台GB200 NVL36,這些都會陸續在明年交貨,輝達也說明年的訂單已經滿單了,需求非常強勁,依照台積電跟鴻海的法說會,我看至少這個需求也要五年才會慢慢減緩,甚至長達十年,鴻海今年第四季還繼續加碼台幣8億元,砸在墨西哥,要建置全世界最大的GB200工廠,這樣你敢說AI龍頭不是鴻海?
你會看到現在不管是輝達還是鴻海,甚至整個市場都在談論的是GB200,但其實輝達跟鴻海已經開始在規劃量產加強版的GB200,代號為GB300,也就是說是B300晶片將要量產,輝達表示將於明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但並沒有說由誰組裝,不過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鴻海拿到大單,因為鴻海擁有深耕已久的數位孿生技術,並且也與輝達的omniverse平台以及西門子合作,藉由數位孿生技術,更能快速建置一個新的智慧製造工廠,這就是鴻海的實力,鴻海是首度建立AI燈塔工廠的企業,這是其他那些二三線組裝代工廠無法做的事情,其他的組裝代工廠頂多只能接到鴻海接剩下的單,或者是閹割版的單,畢竟大陸也很需要這些算力晶片,但因為美國限制輝達晶片出口給大陸,所以輝達只能特製閹割的低規版本提供大陸企業使用,這也就是為什麼百度CEO會酸溜溜一口嘴說AI有九成都是泡沫,因為他根本嚐不到完整版晶片的甜頭,都講到這裡,這樣你還在認為鴻海不是AI龍頭股嗎?
在10/23的電子展中,劉揚偉大談AI展望,他說AI分為ANI、AGI、ASI等三個階段,所謂的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就是很基本的AI,比如影像辨識、車牌辨識、人像辨識等等,這些都是基本的機器深度學習加上分類器所訓練而成的模型,再來就是現階段的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也就是生成式AI,他就像人類一樣能夠理解、學習、應用知識,並且具備廣泛的認知能力,能夠解決各種問題,甚至能夠進行複雜的推理和決策,就現階段來講已經深不可測了,而最後還有所謂的ASI(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也就是超級AI,是完全超越人類的存在,甚至一個沒控制好可能會取代人類。
另外,也談到之前在鴻海科技日談到的主權AI及主權伺服器,今天也再度說明已經在跟各個國家洽談相關的議題,鴻海在這一塊是很積極的在擴張版圖。
由劉董的談話中,就可以知道鴻海在AI這一塊是遍地開花的發展,但各位要知道,AI是一個很龐大的算力技術,既然有龐大的算力技術,那麼勢必需要非常龐大的電力資源,在這次的談話劉董也強調綠能跟環保在台灣是至關重要的議題,我在前一篇電動車文章開頭有講說,鴻海與比爾·蓋茨創立的Breakthrough Energies有合作,而Breakthrough Energies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核聚變(核融合)、大容量儲能電池和微生物生物燃料等。台灣號稱是AI大國,但是在核電廠沒有全開的情況下,未來台灣的電力是否夠用,這是國內要克服的議題,現代的核電廠基本上都是核分裂反應,也就是說會有核輻射的問題,但核融合是不會有這個問題,核融合不僅沒有核廢料跟核輻射問題,甚至核融合所提供的電力比核分裂還要高。至於鴻海有沒有要跟這家企業研發核融合技術並沒有明說,但是依照鴻海低調跟勇於創新突破的企業文化個性,我認為有機會合作這一塊技術,假設有合作的話,鴻海將會成為全台電力供應最重要企業。
今天這篇至少讓大家都能了解鴻海未來的成長性,你也能了解為什麼鴻海敢說繼續迎接下一個五十年,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鴻海是我的終身持股,各位投資人還是要深度了解自己投資的企業在做什麼,不應該是在那短線殺進殺出,而是實實在在地作為一名價值投資者,並驕傲地以一名價值投資者自居。
感謝K佬
回覆刪除感謝K大
回覆刪除超棒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