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4的文章

【談書】孩子與惡-何謂善與惡

圖片
  上個月社會新聞最令人憤慨的就是國三生遭割頸身亡,兇手是兩名國三生,這些人在身為大人的我們眼裡,就是一群年紀小的小孩的紛爭,然而殺害的兇手到了法院仍然比YA的手勢秀在網路上,兇手毫無悔意,簡直猖狂,當大家都在火噴這些殺人小孩時,其實有很大的問題來自於他們的父母。這些小孩的惡質行徑到底如何產生的?今天來探討一下,然後再進而思考大人是否也有小孩的惡質行徑,最後用這樣的心理學知識套在股市,檢討一下什麼才是好投資的方式。 我之前分享過「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就有提到,人類在嬰兒時期的心理面狀態,人類不像野生動物有尖利的獠牙、鋒利的利爪以及結實的肌肉,所以嬰兒會以哭泣的方式作為唯一的生存防禦手段,因為哭泣會使他們的父母的保護他人心理狀態萌發,因此父母會全力呵護他們所生下的孩子,這就是嬰兒的生存法則。 嬰兒長大後,為了在人類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生存,在小孩狀態時,不僅沒有智慧,也沒有金錢,更沒有足夠的體能,所以只能依賴父母扶養,所以在小孩的世界裡,唯一個依靠就是父母。 所以小孩為了能夠生存,會想盡辦法讓父母關心他、關注他、給他生活上的支持,甚至心靈上的支持,因此小孩會成為什麼樣子,會有很大的影響因子是在父母身上,其次是校園生活,再來才是整個社會風氣。 至於小孩要怎麼引發父母的關注,這取決於父母是怎麼面對自己的小孩,大致上父母分為三種,一種是有在關心,另一種是毫無關心,再另外一種是過度關心。 有在關心小孩的父母,並且陪同小孩、支持小孩的,通常小孩會比較正常發展,這個就不需要多餘討論。 反倒是毫無關心小孩的父母,有這種父母的小孩,小孩如果能正常發展,那真的是父母上輩子有燒香拜拜,不然依前述小孩的生存法則來講,為了吸引父母的關注,勢必是以最強烈的、激烈的方式來吸引,比如惡作劇,這種在大人眼裡是為惡的行為,就是小孩抗議的常見手段。 小孩會這樣做,一切都是為了自立,因為需要生存,所以要在自立之前需要父母提供環境,因此會希望父母給予支持與關心,然而父母忙於工作,早出晚歸,這樣的家庭,他們的小孩通常就會藉由做惡來引發父母的關注,小孩不會知道賺錢有多重要,因為他們還沒有自立的能力,怎麼可能會知道要在眾多人類的社會中生存必須辛苦賺錢來換取人生的一些些自由。 再來是過度關心的父母,這種父母會強加自己的意念在小孩身上,不顧小孩的需求,不想理解小孩想要什麼,這種父母就是被社會嚴重洗禮後,認為只...

【談書】被討厭的勇氣第二部終曲-維持單純是人生中最難的事情

圖片
  身為投資部落格,為什麼我要分享被討厭的勇氣。 因為,太多投資人在股市裡頭的情緒總是焦躁不安,看到別的股票在飆漲,自己的股票卻平淡無奇,就受不了覺得自己很廢,是不是看錯了,在朋友同事之間抬不起頭,不能在網路平台秀帳單,因此賤賣股票轉向追高股票,無意間追高殺低,加上市場吹捧動能交易的暴賺傳說,導致走向破產與自殺的結局。 投資人無法面對平淡無奇的人生,無法面對平淡無奇且漫長的價值投資,卻相信那些光怪陸離的傳說,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分享「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稍微簡單前情提要一下,在前一篇分享第一部曲時,主要就是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專注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需求,以達到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甚至能夠修己以安天下為目標,這樣子你才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富含意義。 光是要發現自己的價值就非常困難了,所謂的自己的價值,並不是為別人而活,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這樣你會沒有自己的標準,我常常在股市裡頭講說你一定要確認公司的基本價值,那是股價的標準,不要沒事看漲說漲看跌說跌,搬到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不是一味的滿足別人的期望,你永遠滿足不完阿,就是因為滿足不完你才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所以你要定義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的人生才是你自己的標準,這個標準永遠不會有人幫你訂定。 找到人生意義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想要得到幸福,但所謂的幸福是一種心靈上的感受,如果全世界就只有你一個人,你怎麼感覺幸福?肯定是身旁有人,就會互相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那麼幸福感就會相對應的孕育而生,反過來看,所有的苦惱來自於人際關係,孤獨跟苦惱都是相對的感受,所以會有衝突、競爭、妒忌、孤獨,甚至自卑感等各式各樣的苦惱產生。 所以打從你出生開始,就已經進入人類這個世界,你的人生任務就此打開了。 本書中提到的人生任務分為三個階段-工作、交友、愛。這三個任務又分別不同的關係,工作是人與人之間的信用關係,也就是說,互相互利互惠的關係下聚在一起的,就算你不喜歡眼前這個人,但是因為工作之必要,就不需要去對這個人是否信不信任,只管之間的信用度。然而信任與信用又有何不同,信用在金融業中,我們可以明白,都必須要有擔保,信貸是以你的信用度作為擔保,房貸則是以房子作為擔保,所以信用度是一種等價交換的關係,但信任就不需要等價交換,信任則需要無條件地相信對方,因此交友就是建立在信任關係上。 也就是說,交友的關係就是,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行加諸在他人身上,尊...

【談股市】一月份檢視持股鴻海現況

圖片
  一、前言 又過了一年了,2023年鴻海整年度營收共6.1兆元,在一個經濟衰退的一年,美國除了一些中小型企業倒閉外,還陸續三家銀行也倒閉,我常講,當經濟面臨修正時,就可以看到哪一些企業有沒有穿褲子,鴻海在2022年創下全台企業營收最高紀錄達到6.6兆元,你跟我說你瞧不起鴻海,這種人大概在日常生活都是會出現在新聞上的一些怪人恐龍,怪人恐龍就會有奇怪的邏輯思維,並且常常伴隨著吸毒、怨恨、忌妒等集聚於一身,我講的都是事實,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把自己過得很單純的沒有多少人。這都會顯示在股市中投資人的表現上,如果你的道德、修養、智慧能夠跟查理蒙格一樣,那基本上你在股市中的投資能力一定是贏家。 鴻海從2019年喊3+3轉型,公司從過去的「勞力密集」升級至「腦力密集」,事業版圖遍及全球,橫跨三大洲,以臺灣為中心,延伸發展到中國大陸、印度、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美國、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區域,在逾20個國家及地區都有生產及服務據點。你跟我說這樣強大的鴻海,看到股價都不會漲,就說公司爛,說董事長爛,說股票爛,我就只能跟你講一個事實,其實最爛就是你自己而已,當你看不到別人的價值,換言之,你連你自己價值在哪也不知道,甚至無法賦予自己應該有的價值,人生不要只會怨懟,學會看著別人的優點去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勇敢去跨出讓自己變好的第一步才最重要,不是整天在網路上酸溜溜一口嘴當鍵盤俠,然後只想好吃懶做,只會嫌政府嫌公司不幫你加薪,你怎麼不看看自己有多少斤兩,我從來都沒看過能力好的人在抗議薪資少這件事情,你去看新聞上抱怨台灣薪資少的人,通常都沒什麼能力,工作是需要跟公司簽約的,簽什麼約?用你的自身能力跟時間去換取金錢,所以你值得公司花多少錢僱用你,這都很合情合理,如果公司用賤價聘你,你覺得不值得,那你覺得你很有能力,你自然就可以自己找到更好的公司用更好的價錢聘請你,所以自己想要過好生活,就是不停學習,沒有第二途徑。 鴻海這幾年來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如果有去鴻海科技日都可以看到這些明顯的成果,其實還有量子科技跟元宇宙技術,鴻海的科技領域非常廣泛,試問一下,全台灣有哪一個企業可以跨這麼多領域的?找不到第二個吧!頂多就是中研院跟工研院,但那又不是民營事業,所以在台灣我是找不到像鴻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