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5的文章

【談股市】UBS談論Unity廣告業務發展(中譯版)

圖片
  原影片連結: https://ubs-gamingunity-u-ua-ad-spend-expert-call-sep-2025.open-exchange.net/stream/612807/454299 Chris Kuntarich : 好的,在我們開始之前,作為一名研究分析師,我需要披露一些關於我個人以及 UBS 與今天電話會議中提到的任何公司之間關係的聲明。這些披露內容可以在 www.ubs.com/disclosures 上找到。或者,請聯繫我,我可以在電話會議後提供這些披露內容。 Chris Kuntarich : 好的,這些披露事項已經說清楚了。Sumit,讓我們先來統一一下背景。你目前能看到的遊戲標題有多少?這些遊戲屬於什麼類型?是休閒遊戲、硬核遊戲還是中核遊戲?另外,你們的用戶獲取(UA)預算主要花在哪些地區,以及你們主要在哪些地區與用戶互動? Sumit Shukla : 好的,我們目前可以看到的遊戲標題有幾十個,涉及至少十幾個獨立的母公司。從遊戲類型來看,涵蓋了超休閒、休閒、中核到硬核遊戲。我會說,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我們在休閒和超休閒遊戲上的比重略高,這也反映在我們的廣告支出分配上,這與那些主要專注於硬核遊戲的公司略有不同。地理分佈來看,我們主要集中在美國。我們通常與總部設在美國的發行商合作。雖然我們的整體全渠道廣告分配中,美國市場佔比約為 80%,但對於遊戲類廣告,美國市場的佔比大概在 60-70%。 Chris Kuntarich : 所以,60-70% 的預算用於針對美國玩家的推廣,對嗎? Sumit Shukla : 是的。 Chris Kuntarich : 好的,明白了。 Sumit Shukla : 抱歉,我是指北美,包括加拿大。 Chris Kuntarich : 好的,明白了。關於你的用戶獲取(UA)預算,你們每年花費超過 30 億美元。其中有多少實際用於移動遊戲的用戶獲取?我很好奇,這部分支出是如何演變的?去年這部分的增長速度如何?你對今年的增長有什麼預期? Sumit Shukla : 好的。總體來說,大約是 3 億美元,這包括移動廣告網絡,這是主要部分,但對於休閒和超休閒遊戲,也包括一些社交媒體和 Google 搜索的支出。目前移動廣告的整體增長率在 9 月份大約為 16%。這個增長率會有所波動。通常...

【談股市】九月份檢視持股鴻海現況

圖片
  一、前言 近期鴻海股價坐落在200元上下,股價淨值比達到1.9倍以上,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買進策略,各位應該也都知道我基本上買股票都是買跌不買漲,只有鴻海在去年從234元回檔到200元以下時,我才有每個月少量分批加碼,一整年下來,也才買了十萬元而已,所以對我的總資產來講只是一小小小小部分,直到今年四月份,股價回檔到三年線我才有重壓在進場。 同樣的邏輯,我一定也是等個股的股價淨值比跌到近1倍時我才會買進,或者是股價靠近三年線,就會是我重倉布局的時機,不過現在我不會像2024年那樣分批加碼,近期不論是美國道瓊指數,還是台灣加權指數,都已經創新高了,從今年四月到現在也不過四個月,就能從三年線直直地往上漲到創歷史新高,這很明顯的是一個不正常的漲幅,甚至充滿著投機的濃厚氛圍,企業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個月賺這麼多錢,在這種淨值沒有辦法支撐股價的泡沫世界,很容易一個奇奇怪怪的利空,就會被市場大作文章,就比如去年開始降息就說經濟會衰退,這種搞笑的神邏輯,我是不知道華爾街那些人到底是吃什麼長大的,還是說那些所謂專業的證照都是用雞腿換來的?今年四月則是關稅大戰,市場就先被嚇的屁滾尿流,每個國家到底談多少關稅都還沒談妥,就先嚇到崩盤,我看了也是好笑,其實我說實在話,會崩盤的真正原因就是泡沫太大,過去2024年整個台股市場氛圍非常樂觀,好像買什麼賺什麼,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股神,這樣的傲嬌心態,開始有一群人在PTT分享什麼質借股票買進ETF,甚至房市熱絡到房版也有人推薦質借買預售屋,這就是市場樂觀時的種種亂象,跟前兩年瘋迷NFT是一樣的愚蠢氛圍,大家都沉浸在短期賺錢的氛圍中,這樣的氛圍越是濃厚,離股市崩盤的距離絕對就是越近,這是自古以來一直重蹈覆轍的事情,人類就像金魚腦一樣,永遠記不住曾經發生過的憾事,反正只要我當下爽,就可以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我在猜這也許就是多巴胺過剩影響到前葉額的後果吧,這是身為人類自己要克服的動物本性,你要有警覺,你越是過太爽,離下一次的悲劇會越近,不管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都是一樣的邏輯,所以我常說,當你懂了股市,你就懂了這個人類世界怎麼運作的。 除了我認為股市過度樂觀外,還有一個更誇張的市場,那就是虛擬貨幣,尤其是比特幣,比特幣的幣值屢創新高,這種東西就是一個數據,沒有任何的生產價值,所以人類藉由這種東西在炒作,就是在投機,然而這個投機卻是越來越樂觀,你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