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市】六月份檢視持股鴻海現況
一、前言
鴻海五月份召開股東會,鴻海首次講電動車在未來會成為第三支大腳,但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好像有聽過,其實都是我在講的,所以你會有既視感,如果各位還有印象(不過應該也沒印象,哈哈),在去年12月的專文,我有提到鴻海所涉略的任何產業領域,都有機會成為鴻海下一個階段成長的重要黑馬,現在是AI產業大爆發,讓鴻海進入第二成長階段,未來電動車爆發就第三階段,機器人爆發就第四階段,低軌道衛星爆發就第五階段,量子科技爆發就第六階段,在更早之前我也有提到鴻海未來至少會有四大成長引擎,光是這樣的發展,鴻海通常都是研發五年後開始在市場找客戶,所以六階段的成長引擎,至少鴻海讓你抱個三十年都沒問題。
近期鴻海還推出了「創世紀專案」,就是以FoxBrain為中心,向外發展現階段鴻海的三大平台-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原本是先推出三大平台,後來才推出FoxBrain,用FoxBrain來整合三大平台,這就像劉揚瑋上任董事長之後,以鴻海總部為中心,重新整合四大事業群視一樣的邏輯,不然以往各事業群就像是群雄割據一樣,各據一方,互不支援不相讓,現在的鴻海就像是一個超級大戰艦一樣,所有能用的武器通通都整合起來了,所以這個創世紀專案,等於是發揮了鴻海最擅長的垂直整合能力,把自己的三大武器,也就是三大平台通通整合在一起,有智慧城市就有電動車,有電動車就有智慧製造,有智慧製造就有智慧城市,如此環環相扣,也完全符合了查理蒙格講的「魯拉帕魯薩效應」。
現階段鴻海股價一直被壓制,主要是因為市場情緒還處在於川普關稅的低氣壓,但由上個月的法說會以及五月底的股東會,劉董都明明白白的跟你講,關稅對鴻海的影響非常小,反而是影響到他們的客戶,也就是蘋果、輝達、亞馬遜、惠普等等這些大企業,反倒是劉董有講說匯率問題可能有些影響,如果你有看我分享華碩第一季度的法說會,你就會知道大企業平時就有在做避險的財務政策,我就簡單說,避險的工具有債券、股票、選擇權、期貨、外匯等等,他們會利用排列組合的方式去湊一個不會賠錢避險組合,這種避險組合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應對突然匯率調整巨變的狀況,所以他們在避險組合,平時沒事就是以0為基準,只要因為匯率問題開始有一些匯損出現,比如可能會虧損-1,那他們就會把避險組合調整到+1,這樣一來一回,實際上也就沒有虧損了,所以你看這個月的營收雖然因為匯損的關係有影響到,但只要到季度財報中,就會被避險工具Balance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鴻海會被匯率搞到,這是很簡單的加減乘除的相對關係,通常也只有大企業有這種資本可以避險,一般中小企業的資產沒有很大,通常也不會花太多資源在避險上,所以投資鴻海根本不用怕這種花花綠綠的邊緣風險,根本不痛不癢。
接下來就帶各位來看五月份營收表現吧!本文僅針對鴻海進行分析與個人投資紀錄,不代表任何買賣推薦,請自行酌參。
二、5月份營收狀況
今年鴻海五月份營收創同期歷史新高,年增11.92%,但是月減3.99%,營收報告顯示四大類別皆有被匯率影響,也就是五月份時台幣整個大升值,這個幅度比去年還大,所以你會覺得這次年增好像沒有這麼好,至少也要有兩成吧?所以也是匯率的影響,就如同我前言所講的,損益表的營收是欄位最上頭的,你可以去看看其他綜合損益,有一個項目叫做「避險工具之損益」。另外還有非控制權益中,也有避險工具,這些避險工具通常都是長期的,也就是說當匯率的影響開始變明顯,避險工具就會發揮作用,那麼就算當期的EPS被匯率影響到了比如只有賺3元好了,結果你看淨值的變化,卻是5元,多了這個2元就是避險工具填補回來的,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股東權益,這也就是我常常講的,投資人不要只會看損益表的EPS,這個EPS只能說明本業跟業外的賺錢能力,但是一但遇到匯差的變化,EPS根本沒辦法說明有沒有被匯差影響。
至於為什麼要歸類在「其他綜合損益」,因為這些錢是「暫時的」,還沒真的進口袋或花出去,講白了就是未實現損益,所以先記在「其他綜合損益」,像是存在一個暫時的保險箱裡,影響公司的淨值,但不會影響每股盈餘(EPS)。
而「非控制權益」又是什麼?講白了就是子公司裡不屬於母公司的股份(比如母公司持70%,剩下30%是其他小股東的)。如果子公司有避險工具,它的「其他綜合損益」會按比例分給各個股東,其中這些股東包含母公司,所以屬於母公司比例的避險工具這部分就記在母公司財報裏頭的「非控制權益」裡。
如果你還是不懂的話,說穿了通通都是避險工具就是了,反正匯率不會對鴻海造成太大影響就是了。夠懶人包了吧~但我還是希望投資人還是要了解一下企業是怎麼避險的,上面這些文字內容請慢慢地咀嚼,看懂了,知識就是你的,而不是看著新聞還是什麼達人神人再那邊講說台幣升值不利電子業,講的一副全台灣的電子科技業都要完蛋了一樣,不懂的人就在那趕快出清股票等股價下跌再買回來,結果從五月等到現在快六月中了,是等到了什麼鬼?投資是需要知識的,不是整天求佛拜仙媽祖保佑,只要知識足夠了,根本就沒什麼好害怕的。
從四月初因為關稅問題的崩盤,到現在,不論是指數,還是個股,其實你有沒有發現,你只要敢在市場愚蠢我貪婪,你永遠不會輸,這不是有沒有勇氣的問題,是你有沒有知識的問題,不懂用火的人會怕火,不知道太陽是行星的人會敬畏太陽,不知道月亮是一顆小布拉基的欠撞行星,還怕上面有可怕的兔子,不知道日蝕現象的人以為是天狗,人類就是這樣,知識不足都會有過度的自我幻想,在股市中,人類的知識普遍不足,甚至還有什麼卜卦來預測走勢,這也是挺逗趣的。
當你知道了淨值的含義,知道了為什麼企業發行股票後就會有股價這個東西,你自然就明白,股價下跌買進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自然就會明白,哪需要什麼恐慌,還停損咧,我聽到差點沒笑死,股市什麼奇奇怪怪的偽知識都有,停損停利這種愚蠢的矛盾邏輯,竟然還是流傳百年的,而且還是普羅大眾認為正確的知識,難怪韭菜永遠割不完,我也真是佩服當初發明這種賭博技巧的人,竟然能遺香百年,優秀,於此同時,也讓我認知到不是每個人的邏輯是正確的,普天下人是盲目地,這種現象不論是股市,甚至到政治、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很容易就被帶風向,沒多少人有獨立思考能力,人類會進步,是有一小部分極為優秀的人所帶領的,這種人通常是像黃仁勳這樣的關鍵人物,但絕對不會是像川普這種政治人物。
鴻海預計七月底發放股息,我還是老話一句,不要聽什麼達人神人說除息前先賣,股市是左手換右手,所以等除息後再低價買回,這種笑死人的神邏輯言論,投資人自己腦袋要清晰,不要常常拿分析師或達人神人奇怪的口訣在那朗朗上口,好像自己成為了分析師一樣,你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你就不知道自己被這些神棍騙著走。
這次的結論稍微重點放在投資的心態,因為四月剛崩盤完,五月份的走勢就偏向盤整,九成以上的散戶都還在癡癡觀望會不會再跌,想要更低再更低,甚至有的人還是四月買進五月賣出的,這種也是更好笑了,你把你最安全的籌碼賣光光,就等於你自己砍掉自己的安全邊際,就好像一部汽車,你為了省油,把車殼拆光光說這樣減輕重量省油,殊不知下一秒車禍你被撞得血肉模糊了,別蠢到這種把安全可靠的裝備自己卸下了,講得非常多,就是希望股市小白能懂這個道理,而不是聽信分析師或達人神人講說,一檔接一檔賺,結果實際上一檔接一檔套,一檔接一檔賠,你只要不是做價值投資或存股,終有一天你絕對是破產出局的。
再次聲明,本文為個人持股紀錄分享,無任何買賣推薦,請投資人自行評估投資風險,自負盈虧。
感謝版主分享
回覆刪除感謝K大資訊分享!!!
回覆刪除感謝k佬
回覆刪除這麼讚的公司不買爆對不起自己
回覆刪除台灣人不投資鴻海真的枉費自己出身在台灣,外國人現在都還不知道鴻海是什麼,只知道台積電,這是台灣人的幸福啊!因為還有便宜價可以撿,等到以後連外國人都知道鴻海時,我們投資鴻海的投資人就等著一起上天堂了~
刪除還有Ar/Vr代工哈哈
回覆刪除鴻海有代工的能力,唯獨缺乏客戶,蘋果偏偏AR/VR一直搞不起來,現在AR/VR市佔率最高的是META,倘若能夠拿到META的訂單,就有機會成為其中一隻大腳,因為AR/VR絕對是下一代移動設備的新星,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投資Unity的原因。
刪除